News
行業最新消息
廣州天河港澳青年創業(香港)服務中心成立
2024-04-09
廣州天河港澳青年創業(香港)服務中心9月3日在香港揭牌成立,旨在為香港青年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加強與香港社會各界的聯繫合作,為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發展作出貢獻。
該服務中心是廣東省首個在香港成立「離岸創業服務中心」的團體,把「服務窗口」從廣州延伸到香港核心地段,設立專業團隊,並設置全香港第一部連接全國政務及稅務系統的政府自助服務機,令有志於赴內地創業的香港人士在家門口也可以辦理一系列創業前期必要手續。
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理事長陳賢翰在儀式上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是屬於這一代香港年輕人的舞台,也是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的黃金機遇。
廣州市天河區委常委、天河海外聯誼會會長謝長林表示,設立離岸孵化中心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廣州、天河的優質營商服務送到港澳企業和港澳青年「家門口」。該中心在香港要繼續發揮「港人服務港人」的理念,發揮香港—廣州的各自優勢,促進穗港澳青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致辭表示,香港會繼續善用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地位,積極鼓勵青年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總部於2017年成立,是廣東省首家港澳青年之家。成立至今,服務中心港澳創業青年會員逾1300人,成功孵化港澳青年企業500多家,服務港澳青年超10000人次。
涉及8大領域28項執業資格!境外專業人才河套執業便利新舉措
記者從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獲悉,6月26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深圳市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清單(河套深圳園區專版)》,涵蓋建築、醫療、法律、金融等8大領域28項職業資格。
如持有以下境外職業資格證書且證書在有效期內,可按照相關實施辦法在河套深圳園區提供專業服務。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的通知
2023-09-29
國辦發〔2023〕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修訂後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予以印發,自2023年10月5日起施行。各有關地區要按照試點辦法要求,做好相關工作。司法部要加強組織指導,穩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重大情況和問題及時報告國務院。2020年10月5日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同時廢止。
國務院辦公廳
2023年9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
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
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開展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工作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延長授權國務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開展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工作期限的決定》,繼續在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開展試點工作,符合條件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取得內地執業資質的,可以從事一定範圍內的內地法律事務。現就做好試點工作制定本辦法。
一、報名
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
(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三)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認許,在律師、大律師登記冊上登記,且未被暫時吊銷執業資格的律師、大律師,或者在澳門律師公會有效確定註冊的執業律師;
(四)具有累計三年以上律師執業經歷;
(五)職業道德良好,未有因不良名譽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受懲處的記錄;
(六)能用中文書寫法律文書,能用普通話進行業務活動。
二、考試
報名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人員應當參加由司法部組織的有關法律知識培訓,經培訓後方可參加考試。
具體考試時間、考查科目和相關安排由司法部在考試前公布。通過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發出考試合格的通知。
三、申請執業
考試合格的人員,經廣東省律師協會集中培訓並考核合格後,可以向廣東省司法廳申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由廣東省司法廳頒發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
四、業務範圍
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下簡稱大灣區內地九市)內,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含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其中,訴訟案件為位於大灣區內地九市的高級、中級、基層人民法院和有關專門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案件範圍參照取得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並獲得內地律師執業證書的港澳居民可以在內地人民法院代理的民事案件範圍執行;非訴訟業務應當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一)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戶籍地或者經常居所地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
(二)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住所地或者登記地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
(三)標的物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
(四)合同履行地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
(五)産生、變更或者消滅民商事關係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內;
(六)大灣區內地九市內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商事仲裁案件。
持有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人員辦理上述法律事務,與內地律師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
五、執業管理
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可以受聘於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內地律師事務所或者大灣區內地九市的香港、澳門與內地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不得受聘於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或者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可以成為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內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接受廣東省司法廳及所在地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管理,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師協會,參加年度考核,同時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接受律師協會的行業管理。
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不能保持報名條件或者申請律師執業條件的,由廣東省司法廳登出其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有違法違紀行為的,由有關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依法依規給予行政處罰、行業處分。
六、組織實施
司法部負責組織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做好命題、評卷等工作,加強對考試工作的監督,確保考試公平公正和組織嚴密;指導廣東省司法廳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報名、報名資格初審、培訓、考務等具體工作。培訓地點和考場設在廣東省深圳市,視澳門報名人員規模,也可以同時在廣東省珠海市設立考場。
考試經費來源為財政經費和考試收費。考試收費項目和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延長試點期限為2023年10月5日至2026年10月4日。
逾20萬港澳居民在粵工作 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
2023-08-05
香港新聞網8月5日電 內地近年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融合,自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有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廣東工作,5萬個人投資者參與跨境理財通;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積極拓展與港澳在就業、創業、教育、醫療、社保、環保等各領域的合作,港澳居民來廣東生活發展更加便利,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
目前有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廣東工作;實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政策,累計超過3000人次的港澳居民報考;建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近4000個。
職業資格認可、標準銜接範圍持續拓展,在醫生、教師、導遊等8個領域,以單邊認可帶動雙向互認,31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近5萬個人投資者參與跨境理財通;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
此外,自今年2月全面恢複通關以來,在交通運力提升、促消費政策出台、跨境支付結算創新等因素促進下,內地旅客赴港和香港市民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跨境消費持續火熱,跨境流動呈現“雙向奔赴”態勢,凸顯大灣區加快深度融合步伐。
近期,深港之間各大口岸人流如織,“跨城消費”成為兩地的亮麗風景。深圳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深圳消費復甦強勁,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000.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港人北上”消費熱度持續高漲,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僅今年6月就有約408萬人次香港游客赴深消費。
與此同時,內地游客赴港熱度不減。“我們一家是自駕游到深圳北站,然後乘高鐵來到香港,準備帶小朋友去香港迪士尼樂園玩。”在香港西九龍站,來自廣西百色的李思曉和丈夫帶著2歲多的兒子走出檢票口,這是她們一家第一次來到香港,臉上寫滿了喜悅和期待。
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14分鐘就可到達深圳福田站。深圳海關所屬西九龍站海關副關長張曉東介紹,自今年4月1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長途列車服務全面恢複以來,截至6月底,西九龍站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達到5.5萬人次,已超過2019年平均數。“進入7月暑期,日均達到6.5萬人次,7月22日和23日連續兩天接近10萬人次。”
為應對高漲的人流,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自7月1日起,也加密了香港西九龍站往返深圳的短途列車班次,其中往返福田站列車班次增至38班,往返深圳北站增至51班。據瞭解,除了西九龍站口岸,深港之間其他口岸的通關人數也大幅攀升。
“我下午5點下班從金鐘站坐地鐵,6點多到羅湖口岸,地鐵直達東門老街,做完美甲再吃一頓燒烤,當晚就能往返深港兩地。”香港市民曾女士說,她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去深圳消費。
日益便利的跨境支付環境,也加快了大灣區跨境往來消費“雙向奔赴”的力度。支付寶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人氣走高,出行、消費數據半年內呈現階梯式上漲。
深港兩地也積極出台各項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今年5月,“港·潮流”購物節在深圳舉行,近80家香港參展商、超過130個香港品牌參展。在深圳,除了各大商圈紛紛推出港客專屬優惠活動,各區也積極推出針對港客的促消費措施。(綜合央視網、新華社報道)
【灣區港青實習計劃重啟】提供逾700崗位 25個實習項目 涵8個灣區內地城市
【明報專訊】粵港兩地上月重啟因疫情關係停辦了3年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共推出25個實習項目,讓18歲至30歲的香港青年參與,實習地點覆蓋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東莞、珠海、惠州及江門8個灣區內地城市。計劃由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推出,今年共提供超過700個實習崗位。
其中,上周六(7月1日)便有近200名於廣州和佛山參加實習計劃的香港學生,到佛山南海參觀及交流,包括香港駐粵辦、佛山市委台港澳辦、廣州市港澳辦等官員出席。學生參觀南海人才館及當地知名企業,並於籌建中的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出席慶回歸升旗禮及交流。駐粵辦副主任白梅霞表示,希望學生透過實習增加內地職場經驗,為將來就業創業增加選擇。
灣區多地重啟港青實習計劃 助增內地職場經驗
除了政府之外,通關便利之下,企業、機構也踴躍舉辦灣區青年實習活動。觀瀾湖集團今年的「2023大灣區暑期考察及實習計劃」,有來自理大專業持續教育學院、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香港中大逸夫書院和香港中大深圳分校共150名學生實地參觀交流及實習。其中,25名來自深圳中大和香港中大逸夫書院的學生,上月獲安排於觀瀾湖集團市場傳訊部、觀瀾湖新城市場推廣及觀瀾湖手藝工場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
在早前的計劃分享會上,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表示,欣慰見到學生得到豐富收穫,相信他們能從實習中打好未來在大灣區發展和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基礎。
另外,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香港齊心基金會、澳門互聯網文化協會聯合主辦的2023港澳大學生粵港澳大灣區網信企業實習計劃,也在6月30日啟動,30多名港澳大學生將在平安集團、騰訊音樂、oppo、前海微眾、貨拉拉等9家深圳互聯網、高科技企業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
灣區多地重啟港青實習計劃 助增內地職場經驗
【明報專訊】粵港兩地上月重啟因疫情關係停辦了3年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共推出25個實習項目,讓18歲至30歲的香港青年參與,實習地點覆蓋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東莞、珠海、惠州及江門8個灣區內地城市。計劃由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推出,今年共提供超過700個實習崗位。